zgbl 发表于 2009-1-22 19:21:15

金庸先生语重心长地作了结论:“中华民族有伟大的文化传统,这深厚的文化传统,大有可能导引我们进入光明的未来,重视文化经验多方面的发展,然后我们期待!”

  夜凉方浓,一灯如炬,座中人依依相别,仿佛是结束了什么。然而结束了么?或者告别了儒侠金庸,便顿然觉出有一程岁月正将开始呢?那是慧思与灵感的开悟么?然而一席话间怎容得下这许多境界呢?他留下一些值得细品深思的课题,引燃了归客的心绪,一如灯火引燃夜色,直到黎明来时。

zgbl 发表于 2009-1-22 19:21:26

金庸是我们最喜爱的作家之一。

  很多年前初次相遇他作品时的那种惊喜,至今难以忘怀。然而,当我们完成这本不成样子的书稿,感到的是惶恐与惭愧,因为我们似乎并未能将我们自己内心最深的体悟,以及金庸作品内在的魅力,充分地表现出来。也许,对于我们所喜爱的对象,最好是保持沉默。

  然而,无论如何,金庸是会值得谈论的,从文化的、历史的、文学的,或者从哲学的、社会的角度,都能发现一些启示性的东西。我们希望自己在不久的将来,会奉献出扎实而精致的成果,与所有喜爱金庸的朋友们分享我们的阅读经验。那么,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。

  如果没有以下著作,也就没有我们这本书,对于这些著作的作者,我们的谢意与感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,现将书名罗列如下:

  《我看金庸小说》(倪匡,台北远景出版社,1984)

  《再看金庸小说》(倪匡,台北远景出版社,1984)

  《四看金庸小说》(倪匡,香港博益出版社,1983)

  《诸子百家看金庸》(一、二、三、四册)(沈登恩主编,台北远景出版社,1984)

  《读金庸偶得》(舒国治,台北远景出版社,1982)

  《金庸的笔下世界》(扬兴安,香港博益出版社,1983)

  《三剑楼随笔》(金庸、梁羽生、百剑堂主,台北远景出版社)

  《金庸与倪匡》(沈西城,香港利文出版社,1984)

  《金庸小说赏析》(陈墨,白花洲文艺出版社,1992)

  另外,还参考了《明报》、《资本》等报刊杂志上有关金庸的文章。

  金庸作品的引文全部依据1994年三联书店版的“金庸作品集”。
页: 1 2 3 4 [5]
查看完整版本: 金庸传奇